托普卡匹皇宮Topkapi Palace 

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被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攻陷,東羅馬帝國滅,這裏就變成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首都伊斯坦堡(İstanbul)。在奧斯曼蘇丹的令下,托普卡匹皇宮於1460年開始建造,歷時18年到1478年完工,之後有幾次擴建計畫,共分為外宮、內宮與後宮,內宮與後宮主要就是皇室成員生活區塊。總占地面積70萬平分公尺,位置介於馬爾馬拉海、博斯普魯斯海峽、金角灣間,也就是我們如今所謂的舊城區。托普卡匹皇宮的土耳其文是「Topkapı Sarayı」,「top」是炮彈,「kapı」是門,合起來是「大炮之門」之意,「saray」則是宮殿。不過在18世紀前都是稱作「帝國新宮(Saray-i Cedid-i Amire)」,在馬哈茂德一世在為時期改成現在的名字。托普卡匹皇宮一直是帝國的政治權力中心,直到第31任蘇丹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在位時期,考量已不再符合19世紀的需求,才建造了所謂的新皇宮「多爾瑪巴切宮(Dolmabahçe Saray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