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在佛羅倫斯的第二天行程也是滿檔從早到晚沒有一刻閒著,米開朗基羅廣場 ->烏菲茲美術館 ->Le Sorgenti 中餐館-> 碧提宮Palazzo Pitti -> 百花大教堂 -> 鐘樓 -> 米開朗基羅廣場看夜景
米開朗基羅廣場
米開朗基羅廣場:Piazzale Michelangelo 1982年義大利世界遺產「佛羅倫斯歷史中心」的一部份。 絕大多數去過義大利的人最喜歡的地方都是「佛羅倫斯」,問題是:「佛羅倫斯最喜歡的地方是那裡」;我的答案是「米開朗基羅廣場」。 「為什麼是米開朗基羅,而不是鼎鼎大名的聖母百花聖殿?不是世界三大美術館烏菲茲美術館?也不是領主廣場、舊宮和大衛像,或是名聞遐爾的老橋?」。我的答案是:「因為在米開朗基羅廣場,你可以看到上述你講的所有一切,甚至是整個佛羅倫斯,因為這個廣場可以俯瞰整座世界遺產,在這你可以從白天、夕陽,一路看盡佛羅倫斯的晨昏變幻」。
從百花聖母大教堂步行到山頂廣場約需30~40分鐘,從SMN車站搭公車上山是相對輕鬆的方式,可搭12或13號公車上山,下車站牌是PIAZZALE MICHELANGELO,因為一大早起來拍晨景走啊邊走就到了廣場。
今天的重點就是烏菲茲美術館,因為有買的票時間還沒到所以這當中就在附近閒逛,拍一些照片。
烏菲茲美術館 Galleria degli Uffizi
烏菲茲美術館(Uffizi)在義大利文裡是『辦公室』的意思,16世紀後半梅迪奇家族的科西摩一世找了御用建築師打造Uffizi宮,作為佛羅倫斯政府綜合辦公大樓,後來梅迪奇家族後代Francesso I 請建築師整修宮殿最上層作為藝術品收藏展覽室,加上後繼梅迪奇家族熱衷於藝術品,所以大公爵們不斷地收購,使得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作品均集中於此,所以烏菲茲美術館可以說是梅迪奇家族當時私家收藏的地方。後來1737年梅迪奇家族最後一位後裔–Anna Maria Ludovica認為收藏品不能離開佛羅倫斯,於是將收藏品捐給佛羅倫斯政府,造福於民,於1765年正式對外開放,才有今日的烏菲茲美術館。
這次來到佛羅倫斯最為期待的莫過於參觀烏菲茲美術館 ,旅遊旺季:最好事先預約,請留意,預約不單事先購票,還需另支付預約費用4歐/人。 網路預約:參觀日前一天以前都可以上預約網址,選擇預計參觀日期及時間,即可拿到預約號碼,屆時再拿預約號碼到櫃台換票。網路預約人數有限,最好儘早預約。
第10~14 廳為波堤切利 Sandro Botticelli 18世紀的作品
波堤切利Sandro Botticelli 『維納斯的誕生』(The Birth of Venus)
鎮館之寶《維納斯的誕生》應該是除了《蒙娜麗莎的微笑》之外,另一件最廣為人知的文藝復興時期作品。根據希臘神話,維納斯是誕生於賽普勒斯島海上的泡沫,她被西風吹拂後上岸,由季節女神弗羅娜為她披上衣裳再送至諸神面前。在這件作品中,波提且利畫的就是剛誕生的維納斯,她站在貝殼上從海中升起,一旁的風神伴隨著飄在空中的花朵,對著維納斯吹了口氣,畫面右邊則是準備為維納斯披上衣服的弗羅娜。
波堤切利Sandro Botticelli『花神』(Spring)
《春》的場景是在一個優雅而安靜的樹林中,位於畫面中央的是維納斯,上方有著正在拉弓準備射箭的愛神邱比特。在維納斯的右手邊有三位女神,分別象徵「華美」、「貞淑」與「歡悅」,三人牽著手跳舞,意味著替人間帶來歡樂。畫面的右邊則是季節女神弗羅娜﹝Flora﹞,後方跟著春神莎菲爾和風神。畫面最左邊的是神的使者墨丘利,他正揮舞神杖驅散象徵冬天的陰霾。在這件作品中,波提且利構築了一個充滿生命氣息的場景,以象徵性的繪畫形式,如詩人歌頌豐美的手法來描寫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達文西的『天使報喜』(Annuciation)
這是達文西年輕時期的作品,這件作品曾一度被認為是達文西的老師吉蘭達奧的作品,直到1869年經考證才確認是達文西年輕時的畫作。作品中可以看到對稱式的構圖手法,以及達文西在遠近法上的掌握,畫面中景的矮牆將前後景分開來;聖母使用的台座為當時佛羅倫斯常見的樣式。如同《維納斯的誕生》中維納斯的脖子長度極不自然,這件作品中聖母的手指也與真實中人的手指長度不同,據說,這是因為畫家想要讓聖母的手碰觸到書本的緣故,最後只好犧牲正確的比例以達成目的。
喬托 莊嚴的聖母
喬托是文藝復興之前的畫家,大約活躍於13世紀下半葉至14世紀初,他最有名的作品是位於帕多瓦(Padova)的史克羅維尼教堂(Scrovegni Chaple)中的壁畫。
在文藝復興之前由於透視法尚未發明,因此早期繪畫中的空間較為扁平。聖母與聖子這樣的主題,在宗教畫中很常出現。喬托這件《莊嚴的聖母》,圖面下方有兩個天使手持花瓶,天使身邊的兩位信徒分別拿著皇冠與餐盒,除了以此象徵信徒對宗教的熱情,布局上也增加了空間的深度感。
提香 烏爾比諾的維納斯
提香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知名的藝術家,他的畫風以甜美著稱,高明的技巧將油畫的色彩、造形和筆觸的運用帶到另一個境界。《烏爾比諾的維納斯》這件作品描繪一位橫躺的裸體女性,在她的後方有著一塊大面積的黑布,這不只遮住了後方的空間,同時也迫使觀者的目光集中在前景的女體。印象派前期的法國畫家馬內就受到這件作品的啟發,畫下《奧林匹亞》,不過,《奧林匹亞》在當時備受批評,但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基督受洗》由 Verrocchio 及達文西所畫Battesimo di Cristo / The Baptism of Christ約1475年|畫板蛋彩及油畫
同樣是宗教畫,描繪了耶穌受聖約翰的洗禮,旁邊還有兩個跪著的天使。這幅畫在20世紀才收藏到烏菲茲美術館。在15世紀的藝術家工作室中,通常由工作室的負責人設計作品,而次要部分則由學生和合作者繪畫。而這幅畫由15世紀著名藝術家 Verrocchio 畫了一部分,然後是他徒弟年輕的達文西協助完成。其中最左邊的天使就是達文西所畫,有研究說,由於他的繪畫技術太高,而令到他的師傅很不高興。
第35廳米開朗基羅的『聖家族』(Holy family),這是米開朗基羅唯一一件親手製作的木板畫,採用佛羅倫斯傳統的圓形畫板,其細膩筆觸與強烈色彩凸顯米大師的個人風格。
第18廳的展示館則以磚紅色絨布去襯畫作 ,該展示館的屋頂就像用玻璃一個一個去嵌,在外頭陽光照射下,光線從小小圓孔中透出來,形成這美麗的圓頂
Medusa (Caravaggio)畫在木頭上的油畫
從館內外窺整條河面上的跨橋
碧提宮Palazzo Pitti
「碧提宮的富麗堂皇和那綠意盎然的波波里花園」是很少人會排到行程裡頭的景點,但是是我覺得這是相當相當值得一逛的宮殿,尤其是喜歡巴洛克建築、洛可可藝術的人, 但你如果沒看過亮晶晶的裝飾然後又想看,那一定會愛碧提宮,加上後面還有一個非~常~大的花園,可以花上半天在這邊好好看。
聖母百花大教堂Duomo
教堂正面大量採用白、綠、紅三色的大理石做裝飾,屋頂則為翡冷翠大地標 ─ 紅色大圓頂,有趣的是外觀很華麗,內部卻很樸實無華,形成強烈對比。
來義大利快一星期每天都吃義大利餐,老婆有點受不了看到一家中餐館(萬家源餐館)馬上就進去了,不知道是太好吃在enjoy或是邊吃邊禱告眼睛都閉著,最後吃得精光實在太好吃了。
米開朗基羅廣場看夜景
早上才獨自走上米開朗基羅廣場拍晨景,老婆還沒有上去所以這次我們就搭公車上去,這個行程碰到兩位不認識的人幫忙,真是看見神在我們需要的時候差天使隨時幫助,第一位仁兄是義大利人我們因不清楚公車的搭法,他老兄雖然不是很會講英文,但是一直熱情的教我們真是感動啊! 另外一位是從中國來的留學生因畢業要回國最後一次搭車上來欣賞夜景,這邊的司機很死相我們上車要買車票,他說他沒有票要我們等下一班,那時已經晚上十點鐘我的天啊!山上已經沒有人有些恐怖,他硬是不讓我們坐還趕我們下車,這時候天使出現他就坐在司機後頭,聽見我們講中文他說用我的卡我幫你們買,司機看見也傻眼了雖很不情願最後還是讓我們坐下山,感謝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