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雷多Toledo
托雷多Toledo
今天是我們在馬德里的第二天,主要的行程不是馬德里而是附近的一個城市叫Toledo,因為來的遊客很多所以火車來回票要提早訂好,今天出發的時間是9:20到達是9:53;下午是17:25離開17:59到馬德里。
Toledo托雷多建於羅馬時期,在中古世紀,1088年-1561年時曾是卡斯提亞王國(Reino de Castilla)首都作為五百年的歷史首都,Toledo完整的古城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Toledo托雷多位於馬德里西南方約70公里處,從馬德里市中心搭車約45分鐘,是個適合從馬德里出發,當日來回一日遊的城市。
托雷多主教教堂 Santa Iglesia Catedral Primada de Toledo
托雷多大教堂名列西班牙三大教堂之一,建築風格融合了哥德、文藝復興及巴洛克,大教堂正門有三道門,光是外表就很吸引人。托雷多主教堂的正門並非入口,想要進到教堂,要先從面對教堂正門的右邊小路走進去,右邊是教堂紀念品店,裡面就可以購買門票了,購買門票時,可以用押金租借語音導覽(沒有中文,只有英文),讓參觀的同時,對於托雷多主教堂有更深的認識。
托雷多大教堂有四個大重點
1.唱詩班席(Coro)在「唱詩班」中,充滿了讓人佩服不已的雕刻品是木雕藝術的瑰寶,參觀的人潮總是擠得滿滿的。座位分為上下兩層,上排為文藝復興式,下排為哥特式,兩種風格水乳交融。上排座椅上方刻著聖人像,下排座椅上方的雕刻則表現了光復戰爭中收復格拉納達的歷史場面。下層的木雕座位刻有54個征服格拉那達王朝戰爭的故事。 上層則刻畫著舊約聖經裡的人物,認得出多少人!? 中央的音樂台分別於兩個不同的時期完工,底部是1426年由德國製作,上方的銅鷹則在1664年完成。 歐式的管風弦樂總是讓人讚嘆,如果可以現場聽不知道有多動聽。
2. 看完唱詩班席後,先看看對面的主祭壇(Capilla Mayor),據說原本設計的目的是給天主教雙王以及眾國王的陵寢。壯觀的主祭壇,前方圍繞金色的柵欄。整個主祭壇共包含五座主殿,金碧輝煌,中央的屏風刻劃著耶穌畢生的故事。
3.寶物室 鎮館之寶的聖體顯示台(the monstrance),高達3公尺的供台上擺滿了高達200斤的金、銀和寶石裝飾,美輪美奐。在這巧遇一位神父和藹可親與蔚立合影。
4.另外還有的重點是聖器室(Sacristia),宛如小型的美術館,四周掛滿了美麗的油畫、屋頂畫滿栩栩如生的壁畫。
下面這張耶穌畫,看得出是誰的作品嗎?手上的正字標記,是~Greco!這幅高近三米的畫作:《脫去衣服的基督(El Expolio)》,也是大教堂中的鎮殿作品之一,耶穌的大紅長袍(代表著溫暖),讓人一眼將目光放置中間,一旁的眾人脫去耶穌的衣服(有著掠奪的含意),耶穌不為所動的站在中間,似乎忘了身邊的暴力人群而形成強烈對比,右下方的黃衣男,則已經準備十字架和釘子,故事主要是表達耶穌即將釘到十字架上的情形。Greco的畫作中,每個細節都有著獨特的含意與暗示,這讓許多藝術愛好者或歷史學家都趨之若鶩,也是Greco作品的魅力。
今天一到Toledo天空下著雨,所以我們一來就先到托雷多大教堂參觀,接著我們就到一些比較不著名的景點、市區等閒逛拍照
離開托雷多大教堂後,接著來到的是聖多美教堂(Iglesia de Santo Tome),大家來這個教堂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參觀葛雷柯最著名的傑作~歐加茲伯爵的葬禮(Entierre del Conde de Orgaz)。 歐加茲伯爵的葬禮這幅畫很特別,可以分為上下兩層結構,上層是屬於葛雷科式的西班牙畫風,帶點神聖的風格;下層則是義大利畫派的處理方式,其中上層顯示伯爵靈魂升天,正在接受諸神迎接的圖案 。哈,那位比著蓮花指的就是畫家Greco,為什麼他很堅持要比這個,而不比YA,是因為他當時認為,中指與無名指相並連的手勢是最優美的(不知道是不是古代與現代觀念上的差異?個人覺得用在女性好像比較合適....?)
這個教堂很扯交了錢買了票只有看這幅畫,真是有點受騙的感覺,這裡還不能照相可惜我已經照了一張才有人提醒。
雨中即景拍一些特寫照,路上一個行人也沒有真是天賜良景啊!
下午天氣慢慢轉晴,蔚藍的天空慢慢顯出,雨後的天氣真是涼爽清澈,以下是一些市區景象,托萊多的杏仁糖糕很有名,在蘇克德貝爾廣場的聖多梅糕點店(Santo Tome)是托萊多最古老的甜點店,歷史可以追溯到1856年 。
臘肉櫥窗
西班牙的臘肉是非常有名的,這位小姐小心翼翼的一刀刀削下肉片
最後要離開前有一張在網路上看見取景非常好的照片,想要拍攝但不知道地點如何去,當我們坐公車要回到火車站前突然間讓老婆看見,我們就趕緊下車走了一段路,取了一些的景同時也圓了一個心願,可以安心地離開Toledo。(就是下面這張照片,以阿爾卡薩爾堡(Alcázar de Toledo)當主角)
Toledo 火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