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大半天的時間參觀了城堡區以後,傍晚時間可以來逛逛猶太區、小城區。下面的地圖就是我們參觀過的城堡區、還有猶太區、小城區,使用方法跟先前的一樣,這次用了三種不同顏色來區分不同區域,只要使用滑鼠點擊就會有圖片跟說明。
用了大半天的時間參觀了城堡區以後,傍晚時間可以來逛逛猶太區、小城區。下面的地圖就是我們參觀過的城堡區、還有猶太區、小城區,使用方法跟先前的一樣,這次用了三種不同顏色來區分不同區域,只要使用滑鼠點擊就會有圖片跟說明。
猶太人的建築集中在巴黎街的西側,走在猶太人的地區,也就是俗稱的右岸,很明顯感受到建築物標誌的不同。像是牆面上出現六角星的符號,又稱為大衛之盾,只要看到房屋建築出現六角星的符號,就表示這裡充滿猶太人文化的地方。
梅瑟猶太教會堂 (Maiselova Synagoga) 跟其他猶太教堂比起來,這座梅瑟猶太教會堂顯得稍微氣派些,原來是由猶太長老梅瑟出資興建並以他的名字命名。
老新猶太會堂(德語:Altneuschule, Altneusynagoge; 捷克語:Staronová Synagoga)位於捷克首都布拉格的猶太區(Josefov),是歐洲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猶太會堂[1],也是現存最古老的雙大廳設計的中世紀猶太會堂[2]。
老新猶太會堂完成於1270年,哥德式風格,是布拉格最早的哥德式建築之一。布拉格更老的一座猶太會堂,稱為老猶太會堂,在1867年拆除,由西班牙會堂取代。
克勞森會堂(Klausová synagoga)是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座猶太會堂,位於約瑟夫城老猶太公墓入口處。這是一座巴洛克建築,建於1689年到1694年,以取代1689年被燒毀的文藝復興式猶太教堂。其名稱來源於德語「克勞斯」(Klaus),轉自拉丁文claustrum,意為「小房子」 。最初在1573年,莫迪凱•梅瑟為隔都出資建造了三個較小的建築物,分別是他自己的猶太會堂、塔穆德學校和墓地。現有建築重建於1880年代。目前布拉格猶太博物館在此常設「猶太習俗和傳統」展覽。
猶太區大概使用兩三個小時就可以參觀完,接著沿著地圖的路線就會碰到伏爾塔瓦河。這個方向會經過Mánes Bridge這是另外一個角度可以拍攝查理大橋,同時橋下有一群天鵝,因為景色太美常常有人在此拍婚紗照,以後沿著河又可以走到查理大橋,並可以逛逛小城區。
Piss Sculpture
小城區聖喬治教堂
單人行巷子
今晚推薦的餐廳: U Glaubiců 位於小城區的大道上,餐廳外面客人常常高朋滿座,所以很好找,這也是一家很傳統的捷克餐廳,菜很道地又好吃。
捷克名菜烤鴨
傳統捷克菜餚Beef goulash
吃過晚飯到了查理大橋拍幾張橋上夜景,相機拍攝設定使用 F-stop: f/8 Exposure Time: 5 sec ISO: 100 Focal legth: 24mm ,為了拍夜景需要帶著腳架,相機已經很重全程又須帶著腳架真是很辛苦,但只要能拍出一兩張漂亮的照片,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拍完夜景夜已經深了,結束一天漫長的旅遊可以回民宿好好休息一下,就在查理大橋的夜景中結束今天的行程。